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由浑沌不分的整体自然观到学科分化的演变.二十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又引发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交叉、渗透的浪潮.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高度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决定了自然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与协作的必然性.现代经济哲学作为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部生长起来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它的产生正是当今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现时代,随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渐趋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导因素,等价交换原则所内含的需求利益观念势必渗透到、甚至动摇着人们传统价值观念所依托的根基,使个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从对社会整体需求、政治利益的单纯依附关系中摆脱出来,转移到对自身需求、利益的重视与关注的新基点上。  相似文献   
3.
质量互变规律对所谓“互变”过程的描述,并没有很好地揭示事物变化的内在机制。实际上,在同一种属关系及同一层次意义上,事物的变化并不是从量变开始的,而是表现为量变和质变同时发生的一种类似于“超循环”式的关系。同时,事物发生变化的各种不同层次之间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密切关联的:较低层次的质变和量变的累积表现为较高层次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当这种量变和部分质变达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时,便表现为在这一较高层次上的根本质变。  相似文献   
4.
走向积极的“后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性不是对现代性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从整体上超越现代性的企图。当然,后现代主义不应该以对历史的否定为基础,而应着意于如何与传统建立起积极的联系,以走向传统的全面的解放;它所信奉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的伙伴”等主张,在当今尚存在着利益分化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是难以实现的。但不管怎样,在当今人类面临着的各种危机面前,西方人应当迷途知返,而东方人则应当在看到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看到西方发展道路中的迷失与癫狂,彻底清算现代性的消极因素,自觉走向一种积极的后现代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尽管创造进化论,涌现进化论以及过程哲学等各种理论各自存在着一些内在局限及相互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之处,但它们在哲学上所表达出的有机论的,动态演化的自然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强烈地冲击了传统达尔主义的机械进化范式和自牛顿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确定性的宇宙观念,从而与现代自组织理论或说复杂性科学的发展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思维·中国传统哲学·深层生态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性思维与中国传统哲学以及深层生态学具有内在关联。当代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自组织演化的世界图景,而且也展示了一种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新角度;这种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整体性思维和过程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思维方式,恰是与中国传统哲学以及当今深层生态学的思维逻辑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核心———自然选择理论的全面剖析并指出,自然选择的进化机制尽管得到其维护者的不断修补和翻新,但其理论解释的缺陷仍然是无可回避的,需要从根本上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型,即从机械的进化范式转向有机的进化范式。  相似文献   
8.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重估一切价值”的价值,认为尼采哲学之可贵就在于它能唤醒并激励人们的思想,并使人们摆脱“教条主义的昏睡”;同时文章认为,“价值的重估”是人类每处于精种信仰危机时所必然面临的问题,并且提示中国在从政治时代向经济时代的过渡中,同样面临着新的价值世界的选择问题;最后文章客观地分析了“重估一切价值”学说乃是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的、贵族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9.
“无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的刻意拘束;自组织理论是以发挥被管理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核心,通过被管理对象自身的作用使被管理系统达到最优化,从而出现“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理论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传统”与“现代”的对垒,又有“依附”与“自主”的纠葛。无论是现代化理论,还是依附论、世界体系论,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众多的分歧和争执,但其实质都是以不否定“现代性”价值为前提的。而当今兴起的后现代理论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即它是要对“现代性”这个一切“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从根本上加以否定,认为对于人类今日的不幸,现代性尤其是现代的思维方式难辞其咎。就当代中国社会而言,在当今人类面临着的各种危机面前,应彻底清算现代性的消极因素,避免和克服西方工业文明所曾出现过的失误和弊端,在本民族的传统与现实中寻找自己发展的根据和模式,自觉走向一种积极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