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点多、时间急,学生对课本知识点、例题习题的学习,往往局限于样例、样图、样式,不能深入体会、理解、掌握.那么,老师如何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本质认识更深入、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稳定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数学家希伯特(David Hilbert)认为:"一个数学概念和现有的网络由更强或更多的联系联结着时,概念才是被彻底地理解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各类相似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合并同类项",寻找新旧知识点的联系.我们可以纵向地"合并同类项",把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或命题体系归结在一起,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也可以横向地"合并同类项",寻找同一层面中的要素之间关联.这样,数学知识网络就丰富而立体,知识与方法进一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助于知识的贮存和提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