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穆“新的电影的观念”是电影本体的自觉。他提倡淡化戏剧性,主张“素描地为人生画一轮廓”,这也是民族诗学的张扬。他强调影片“空气的布置”,注重在使用现代创作技巧中把握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2.
左翼电影人在电影编导、电影评论、电影理论著译三条战线同时发力,以"集议"的方式,群起而著之,凝结成崭新的以阶级意识为核心,以现实主义为方向,以电影本体论为美学特征的左翼电影理论,使中国电影从观念、编剧到导表演、摄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左联五烈士”研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缅怀纪念与考证研究紧密结合,二是研究中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色彩。“左联五烈士”研究自1931年正式拉开序幕并掀起第一个高潮,建国后又分别在纪念“左联五烈士”牺牲20周年、30周年和50周年之际形成三度浪潮。“左联五烈士”研究自鲁迅创始,经几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终于以脚踏实地的工作,克服种种困难,从一砖一瓦构建起坚实的颇具规模的研究殿堂。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休息》在受到广泛欢迎的同时,也间或受到理论界的质疑。受到欢迎是因为它是歌颂喜剧,颂警,颂警民关系,颂新的社会风尚,这是伦理道德的评判;而受到质疑是因为其作为当年“歌颂性喜剧”的标本,理论界主要是质疑“歌颂性喜剧”的创作理念,这是关学理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视野至少在三个方面得到显著拓展:首先是时间视阈的拓展;其次是空间视阁的拓展;第三是由雅文学向俗文学拓展。开辟第四种拓展,即现代文学四种文体之间的贯通以及向电影拓展,和从传媒视角展开的“报章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并收获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 9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学者以当代理论视野和当代学术话语 ,从不同方面讨论或涉及娱乐片 商业电影、电影叙事、后现代 后殖民等具有一定关联的几个命题 ,以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建树推动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警察影像——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创作"课程的提出是对"警察影像"的重新认识,教材的编写是对"警察影像"课程的进一步构架,教学过程是对"警察影像"课程讲述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为:确立美学课程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指导思想和指导地位,并基于美学课程的内容,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从哲学美学向社会美学拓展,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从理论美学向人生美学拓展,领会人物美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台湾戏剧家马森在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美学影响下 ,6 0年代至 80年代创作了“与五四以来的中国话剧传统大异其趣”的“脚色”戏剧 ,90年代马森的两部新作又显示了回归传统与现实主义的倾向 ,因而在台湾当代剧场划出一条内涵丰富的回旋轨迹  相似文献   
10.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是著名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他从小就对航海探险有浓厚的兴趣,大学期间系统地钻研了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为科幻小说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863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此后40年间他每年都有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