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共享型实训基地是目前中国国情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平台,是使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工艺同步的载体,是实现毕业生与企业“零距离”的重要保障,是学校与企业对接的契合点。实训基地要按照共享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持续性原则、与企业生产工艺同步的原则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2.
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及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践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共享型实训基地是目前中国国情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平台,是实训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内容融合的载体,是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对接的契合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中工学结合没有深入开展恐怕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共享型实训基地以其资源共享及对区域的幅射作用,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目前技能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赛项设计脱离人才培养方案,赛项设置过多过泛,校企联合办赛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双赢,过分追求"高大上",学生参与面较窄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并构建了校内课程考核基础性竞赛,省内以技能抽查为主要形式的普适性考核,区域内反映在校学生最高水平的技能竞赛,以及反映行业最高水平的在职职工竞赛的"基—普—优—精"四级竞赛体系.提出了注重基础,以我为主,综合统筹的改革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机械类高职创新能力培养“2332”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索了一种新的机械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认为专业技术教学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培训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三阶段四平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感受到企业文化熏陶,已成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互融合的探讨,构建了高职院校企业文化"三阶段四平台"教育体系,认为高职院校学生企业文化教育分为"认知阶段、深化阶段和对接阶段"等三个阶段,并且可以通过"教师平台、课程平台、实训平台和订单平台"等四个平台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记得自己从上中学开始就有了做笔记的习惯,无论上课、开会还是听报告甚至外出参观,凡事都要白纸黑字地记录下来。相信和我们一样的“过来人”都有这种习惯,做笔记已经成了工作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上大学的时候,课堂笔记在某种程度上比教科书更有用,里面记录着教授们的侃侃而谈、同学们的种种古怪问题以及自己的许多课堂体会等等。不知为什么,现在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好象上课都是不做笔记的。似乎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脑的存储容量也变得异常之大,而且存取速度异常之快,从而不必再劳神费力地做笔记了。但…  相似文献   
7.
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T型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急需大量掌握以数控加工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人才。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文章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初步构建了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T型模式,既重视基础理论教学,横向拓宽学生的一般能力,以增强其就业适应性;又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纵向深化其专业能力,以增强学生就业的岗位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经多年,但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实施还停留在较低层次.文章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推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9.
科学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条件,努力营造良好的工程氛围,保证培养目标岗位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和谐统一,是构建人才培养T型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文章研究了人才培养T型模式条件下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和校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基本策略,重点探索了有效发挥实训基地功能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