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进程,高职课程项目化、信息化建设的浪潮接踵而至,已经成为发展大势。文章在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方法》(简称《环评导则与方法》,下同)课程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该课程资源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及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指出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出路,可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因义务教育阶段收取“杂费”而导致教育乱收费和弱化了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等问题的产生,于是人民群众呼唤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中央政府免费政策尚未出台之前,有很多地区自发地提出了“免费义务教育”的口号.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应当明确免费义务教育尝试的特点、不足和意义,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的环保主题,环保产业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方向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环境职业教育面临发展机制不先进、培养体系不完善、层次关系不明晰等问题。只有采取加大对环境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多方投入等措施,实现专业与产业全面对接、环境职业教育内部各层次间的有效衔接,才能振兴环境职业教育,促进和保障环保产业向预定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置现状,明确了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定位。通过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岗位类型等因素,设置相应的培养方向,走特色化的人才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置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定位: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领域、人才需求岗位类型等因素,设置相应的培养方向,走特色化的人才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改变,发展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弘扬工匠精神,塑造工匠文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甚至大国工匠,已然成为新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和使命任务。基于专业教师工匠精神培育,阐明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文化体系的历史、理论、现实三维生成逻辑,剖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文化体系的三层结构维度:“一核多元”核心价值脉络、“三链三级”内涵要素组成、“七位一体”外延浸润方式,探索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文化体系的三元培育路径,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文化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技术方法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的核心,是环境影响评价教育教学的关键内容。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方法》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化开发设计的意义、原则、思路入手,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岗位及工作过程的职业要求为依据,系统地探讨了该课程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化开发的课程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及论证优化。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形式下,社会对环保类高职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职环评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阐述了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设计,并提出了"项目驱动-环评流程-项目结论"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剖析,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