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批评与教育观念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就是必须先期实现教育观念现代化,在教育的价值体系中建立教育批评的方向、原则和方法。在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维,从保守走向开放的教育观念转变中,教育批评始终是一种净化教育观念的武器,是一种优化教育观念的工具。 教育,是社会现代化的瓶颈;教师素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师专综合化办学的三种基本模式西江大学杨鼎棠,彭银祥师专的办学改革与教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各地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和教育、科技、文化背景互不相同,表现在形式上各有不同,反映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遵循教育、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这一要求不会改变。随着...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背景分析1995年,我国部分高校实行招生并轨,数以万计的学生交费上学,有些学校的热门专业一年需要缴纳5000元左右学费。社会舆论对此似乎没有太多的指责,但大多数并轨招生的高校仍然采取了一些建设处措施,防止极个别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事实上,并轨招生的高校大多人满为患。是国人已普遍富裕到了足够供养大学生的程度,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承受力或其它什么原因在起作用?也许参与并轨招生的专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除此之外,是否应该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外在压力、内驱动力和运行活动进…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的专科教育,正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的严峻考验。本文认为,农村市场、山区市场是专科教育的主要市场;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是专科教育的集中目标;柔化课程规格、打破专业界限、实施多元证书教育是拓展专科教育职业特色的有效方式;义务教育、科技兴农是专科院校多功能服务的主要对象;校县合作、校企合作是专科院校多层面产学结合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6.
浅论现代开放式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特性□彭银祥传统封闭式实习管理带有计划经济的特征,但现代开放式教育实习管理却并非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教育实习管理方式的传统与现代之争中,最核心的内容实际上是实习管理的“集权”与“分权”问题。在教育实习管理方式的封闭与开...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教育研究是从发展教育的意义上产生的。同样,教育实验是从发展教育研究的意义上产生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等日渐成了教育发展的瓶颈,其中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是教师的素质问题。传统教育观强调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现代教育观看重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科研素质。传统教育研究重经验、理论,轻实践、实验;现代教育研究重实践、实验,主张“实践、理论、实验合一”。当前,要切实、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研究意识,普遍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一、专科毕业生就业何其难近几年来,总有不少专科应届毕业生在我面前谈找工作而色变。他们进入二年级就开始警觉,上三年级后,几乎把全部业余时间放在找工作上,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有一半以上难以在毕业前顺利找到如意的单位。我见过几次大型供需见面会的情景,也到省内几个影响较大的人才市场了解过行情。看到牛气的博士、兴奋的硕土和忙碌的本科生们,我就替专科生捏把汗;看到“本科以下免谈”、“专招硕士以上人才”等招牌,胆小的专科生就会两腿发软;好不容易找个地方可以送上专科生的表格,打足了气把一大叠个人材料呈上去…  相似文献   
9.
今天,虽然人们对“唯科学主义”有了相当的警觉,但说到教育科学领域,深谙教育理论的人士,仍毫不掩饰自己的一片向往之情,总是感叹国人教育科学观念和教育科学精神的淡薄。中小学“减负”多年不见成效,除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教育体制、用人制度方面的因素外,教师群体在教育科学观念、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情感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广东地方中心城市的大学教育现象与发展特性□彭银祥一、广东省中心城市办大学的独特景观1.独特性之一:中心城市时兴办大学80年代中期后,广东经济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急需大量掌握初中级技术的应用型、服务型人才。特别是佛山、惠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