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导下,近些年大学语文课程推广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依然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全面推进课改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交流,开辟第二课堂。同时,深入课堂教学改革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柳毅传》不仅仅是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更是一篇写恩报的小说,小说中对施恩、报恩的一再渲染,旨在张扬“义”,宣讲恩报伦理。本文试从文本入手,结合历史上其他写恩报的作品,从施恩、受恩双方具体分析其所阐述的恩报伦理之内涵,并揭示恩报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论李白边塞诗中的民族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的边塞诗是李白诗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中多侧面地透露出李白的民族观念。李白的民族观念有民族平等的倾向,这与当时的时代及李白个人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尽管国家高度重视,但多年来"大学语文"一直未摆脱边缘化的困境,其关键因素在于课程自身存在误区:课程定位宽泛或不准确、承载过多过重、忽视与中学语文的联系与区别、千校一面。走出这些误区,必须做到"立足根本"、"切实有效"、"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5.
王辉斌教授是研究唐诗的专家,以李白和杜甫的研究著称。这些年来,在研究唐诗的同时,王辉斌教授又兼治宋词和古代小说,先后出版的《增订注释全宋词》(合著,1997年版)和《四大奇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就是王辉斌教授这方面研究成果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论温庭筠的"以文为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经济、政治、社会风气和文坛时尚等外部因素与温庭筠特有的个性、情感和才能相际会,温庭筠在扬州妓院和京师进士考场内外卖文,被人称为“以文为货”。尽管“以文为货”不是温庭筠所追求的,但是,“以文为货”对温庭筠创作的内容、思维方式乃至文风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有着挑战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卷抽样调查与访谈显示,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虽普遍受到重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推进、深化改革;广大师生的很多认识和愿望,值得重视与研究。推进、深化"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首先必须解决四大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柳毅传》不仅仅是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更是一篇写恩报的小说,小说中对施恩、报恩的一再渲染,旨在张扬“义”,宣讲恩报伦理。本文试从文本入手,结合历史上其他写恩报的作品,从施恩、受恩双方具体分析其所阐述的恩报伦理之内涵,并揭示恩报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