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殿堂,是师生交流沟通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展示教师风采,赢得学生尊重的主要途径.课堂观察,就是对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教师就一直从事着课堂观察,只不过是日常的、一般意义的观察居多,很少进行专门的课堂行为研究.随着近几年宜昌市高效课堂的创建,湖北省"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观察逐渐变成了有目的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听力(略)(25分)第二部分:语言知识运用(30分) 1.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15小题,计15分。1.一1 ean’t giveuP Playing eomPuter games.一For your health,my boy,I’m afraid you_. A.ean B.may C.must D.have to 2一I’m going to HongKong Disneyland with衅伪mily for the eoming winter holid叮.肴一一品蘸黔知一一W叫!! A .Con脚tulations B.Bestwishes C.Have a goodtimeD·Be eareful 3一Whiehd。you prefer,a CD pl叮er ora、碱man(随身听)?一_.1 Prefer the …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殿堂,是师生交流沟通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感情的主要途径。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听不同的教师上不同课型的常规课、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和优质课。每一次听课都令人振奋。执教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法的研究、对学情的把握和对课堂的掌控,都表现出教师的崇高敬业精神和较强的教  相似文献   
4.
中考,正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地引起各级教育行政和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已临近,各种信息和资料也蜂拥而来,中考到底考什么和怎么考,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人根据各地中考“命题说明”和往年的中考试题,将2007年的中考特点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供大家更好地研究中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编的英语教材从1990年开始使用,迄今为止已十年有余。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大纲的修订,原有的教材已无法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今年秋季初一英语将使用新教材。修订后的教材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宜昌市作为第二批课改实验区,在近几年学业考试命题中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广泛认同。下面简要介绍一下2007年宜昌市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和特点,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第一部分:听力测试略(25分)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及运用(30分)Ⅰ.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所给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共15小题,计15分。1.—My spoken English is poor.______can I improve it?—Why not join us in the English club?We can practi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宜昌市地处湖北省西部,葛州坝和三峡大坝两大水电工程的兴建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开放度,也使其经济地位跃居湖北省第二。但是城市和农村,城区和郊区英语教学的差距却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以宜昌市点军区的调查情况为例说明城郊英语两极分化的现状。二、分析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堂活动交际化、课外活动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在交际实践中激发学生潜质,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的教学格局。这是我们着眼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此,我们确立了以“英语语境实践教学”为内容的研究和实践课题,并提出了“三年形成气候,五年创出特色”的实验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