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将相和》是一篇传统课,我已教过数遍。学习了《语课程标准》,我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发现有不少不符合新课标精神的地方。后来在上此课时,进行了新的探索,效果颇佳,体会到只要转变观念,老课也能教出新意来。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刚才课间活动时,你们在议论什么?怎么那么高兴? (评:从课间议论谈起,导入新课自然。) 生:我们在议论明天爬山的事。生:我们在议论爬山比赛谁能得第一名。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详细地告诉我? 生:周老师告诉我们,明天要搞一次爬山比赛。生:山上有数学题,看谁找得到,做得对。谁找得最多,做得对,谁就是第一名。师:噢,是这么回事。那谁去放数学题,放在哪儿? 生:今天午饭后周老师就去放数学题。有的放在石头缝里,有的放在树枝上。师:好,这个活动真有意义。那么,你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呢: 生:我最关心明天能不能得第一,第一有奖。  相似文献   
3.
有些老师喜欢用“让家长签字”这个办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教育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学生的家庭作业让家长签字,学生的考试卷子让家长签字,甚至,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写个条子,也让家长签字。签字,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有的家长反映,我们白天在厂里干活,从早忙到晚,有时还要加夜班,哪有时间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呀!于是不少家长应付公事,随便看看就签字;有的家长连看也不看,拿过本子就签字。试问,这样的签字有什么用?当然,有个别的家长是怕麻烦,但大多数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或者受本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因此“签字”不是好办法。  相似文献   
4.
《再见了,亲人》(第七册)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抒情散文。文章语言生动、精炼,表达的感情充沛、真挚,非常适合朗读。一、抓住重点词语,读好重音。学生朗读平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重点词语没有加重语气朗读,对这种状况,我用比较法指导朗读。如,我和一位同学先后读同样的句子:“为了帮助我们洗补衣服,您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纲要求,第四册的复习重点是字、词、句的训练,朗读训练,写话训练。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识字、朗读、理解和写话的能力。一、识字: 复习时要在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上下功夫。学生在运用汉字时,错误率最高的是同音字、形近字。因此,复习时应避免机械重复,盲目抄写,而应当有针对性地、有重点  相似文献   
6.
7.
8.
《视死如归》(第六册)节选自革命回忆录《王若飞在狱中》。“言为心声”,课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突出地表现了王若飞同志对党、对革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对敌人、对叛徒、对叛变行为的无比憎恨。当敌人用手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恶狠狠地要他说出“招”字,否则就要杀头时,王若飞坚定地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六第七项是作文练习:记一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注意按这个要求选择突出的事例。这项练习是根据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学习根据文章的中心选择材料”安排的。教学时,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徐善俊 《考试周刊》2011,(69):38-3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催生语文学习情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掘乐趣,在领悟中发现的真谛,使学习语文知识与提高人文素养有机结合,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转变理念,激情引思,用语文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