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贵刊2010年第11期刊登了"2010年清华等五所高校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赏析"一文,其中第一大题中第7小题的分析和解有疑问,摘录如下:原题7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由长度为2l的拉紧细绳相连。以一恒力作用于细线中点,恒力的大小为F,方向平行于桌面。两球开始运动时,细线  相似文献   
2.
徐善松 《物理教师》2006,27(6):20-21
高中同步系列教材精析精练,高二物理(人教社、延边教育出版社)上册,关于分子平均动能阐述如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而不必区分是何种物质、处于何种状态”.真是这样吗?笔者对此阐述不能赞同.众所周知,在研究分子热运动的能量时,  相似文献   
3.
在电磁场的教学中,主要是要引导学生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概念,即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和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对于学生而言,前者比后者较容易理解,因为学生已学过电磁感应定律.而在讲述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时,因为学生没有相应的知识做铺垫,因此很难理解这一抽象概念;另外,在闭合的交变电路中,电流能通过电感这一点,学生可以接受,因为线圈是导线绕制的.而电容两板之间是真空或是由介质构成的,电流又是怎样通过电容器?教材中对上述问题的处理很难突破学生思维难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