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任何一个人要在自然与人类的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练就与天、与地、与人的适应、接纳和共同发展的本领。这种本领我称其为“能”。“能”是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驾驭公务、获取成功的潜质。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复杂了,表述教育的自身属性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导”是驾驭事物的方法,它是顺事物运动之势或直或曲,由缓接、缓介而逐步适度发力助其发展的一种方法,亦即“审时度势”的过程。学校工作中,什么提高教学艺术、教育艺术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啦,一杯水与一桶水啦,对学生要劝导、开导、倡导、  相似文献   
3.
徐嘉贵在北京一六一中学任校长的6年时间里,竟在电脑中存入了近百万字的“学习心得”,这是他将自己的全部心思、情感熔铸在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证明。更为可贵的是,徐校长并不满足于此,还从中提炼出一个教育工作者理应如此的“所以然”来,这就是他从教几十年来所“悟到的理”——“场”、“能”、“导”、“悟”,几乎涉及了校长们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平实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徐校长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校长工作的思考、见解和感受。本刊约请作者陆续就“有感‘人格’定位”、“有感‘成功’潜质”、“有感‘运筹’原则”、“有感‘触类旁通’”4个专题进行论述,相信读者定会从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4.
5.
“悟”是触类旁通的本领,是一个人依靠已知知识与实践经验把握未知知识与探索规律之自觉性。通常所说“触类旁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修行就是“悟”。只要认真修行,就有茅塞顿开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