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03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试卷上出现了许多开放性试题,这些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即将参加2004年中考的广大考生,在考前认识这七种开放性试题的“庐山真面目”,并进一步探究解答它们的方法和技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讲过这样一段话:“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淅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先生的话精辟地阐明了文学创作的题材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5年高考重庆卷的第22题为: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请将修改后的两段话写在答题卡上。(1)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重庆的挑花刺绣迅速崛起,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4.
新材料作文允许考生自己选择写作角度,“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但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由于新材料作文避免了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弊端,吸纳了二者的优点,因此,一亮相就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试题研究者的好评。最近两年,作文题型为新材料作文的试卷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徐家永 《新高考》2009,(Z2):32-34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关键,可以说,能否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标志着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因此,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第Ⅰ卷中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中仍然保留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经过修订,注释更精练、准确了,但仍然有几条注释值得商榷。“乃谢客就车”应翻译为:“才辞别朋友(朱亥),坐上车子”。公子介绍的对象应是侯生,不是“宾客”。“为寿侯生前”应翻译为:“到侯生面前祝酒(或敬酒)”。“无所辞”,还是旧教材的注释更恰当。“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中,后一个“椎”属于名词作状语。  相似文献   
7.
言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只要教师认真发掘,言教学同样可以和诗歌教学、现代教学一样对学生实施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在言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课所表现的自然美、人格美、情感美、哲理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  相似文献   
8.
趣谈析字     
节选自罗贯中的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一课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盒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竞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相似文献   
9.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有关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几乎是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的必考试题,分值绝大多数在8-10分之间,是除作文外分值最大的题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综观近几年各省、市高考要求考生翻译的句子,虽然难度不大,但从有关省、市的抽样调查来看,考生做得不是很好,得分率偏低。那么,如何才能在文言文翻译题上取得高分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