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命题 设abc≠0,又a b c=0,则有:1/a~2 1/b~2 1/c~2=(1/a 1/b 1/c)~2 证 因abc≠0,故1/a、1/b、1/c均有意义,又a b c=0,  相似文献   
2.
已知a+b=2,则a3+6ab+b3的值是这是河北省的一道中考题,为拓宽同学们的解题思路,本文绘出6种解法如下,供参考.解法一∵a+b=2,∴a=2-b.解法二∵a+b=2,∴原式=(a3+b3)+6ab解法三∵a+b=2,解法四根据已知条件,取a=0,b=2,代入即得原式=8.这是用特殊化方法.解法五根据已知条件.可设a=1+t,b=1-t,则解法六∵a+b=2,∴a+b-2=0由命题“若x+y+z=0,则x3+y3+z3=xyz”得一道中考题的多种解法@徐希扬$山东省郯城师范学校!276100…  相似文献   
3.
定理设一元二次方程x2+px+q=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x1、x2,且x1<x2,k为常数,若x1<k<x2,则有k2+pk+q<0.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有许多地方易被人们忽视,若我们有意识地去记忆它,这些问题就不易弄错,下面介绍几种容易忽视的情况.一、在a0=1中,不要忘记a≠0 例1 当m=_______时,函数是一个一次函数.错解:(1)当m-1=1,即m=2时函数为一次函数; (2)当m+2=0,即m=-2时函数为一  相似文献   
5.
命题 设α_1、α_2、…、α_n、N都是大于0且不等于1的实数,则有 证略。 利用此命题能够非常巧妙、简捷地解决下面各题:  相似文献   
6.
若x≥a且x≤a,则x=a. 我们把上述结论称为两边夹法则.灵活运用此法则能给解题带来很大的方便.兹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7.
定理设一元二次方程x2 px q=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x1、x2,且x10, 从而(x1-k)(x2-k)<0. 即k2 pk q<0. 此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证明略). 由定理的逆定理可知,对于一个常数k,如果满足k2 pk q<0,则不仅说明了一元二次方程x2  相似文献   
8.
现将基本不等式a2 +b2 ≥ 2ab推广如下 :定理 若x、y、a、b均为正数 ,则有xax+y+ ybx+y ≥ (x+ y)axby,(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证明 由加权不等式得xax+yx+ y+ ybx+yx+ y≥ (ax+y) xx+y· (bx+y) yx+y,即xax+y+ ybx+y ≥ (x+y)axby,当且仅当ax+y =bx+y,即a=b时等号成立 .( )式可变形为ax+yby ≥ x+ yx ax - yxbx,( )利用上述变形 ( )式 ,来证明某些分式不等式 ,能起到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之功效 .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 1  (《数学通报》问题 871)设n∈N ,α、β∈(0 ,π2 ) ,求证 :sinn+2 αcosnβ + cosn+2 αsinnβ ≥ 1.证明 由 …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数的大小通常采用通分的方法,在同分母情形下,比较分子的大小.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数值比较大时,采用通分的方法有时运算比较繁杂,现在介绍两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比为k,则证明:设方程ax~2 bx c=0的两根为x_1,x_2,由韦达定理得:x_1 x_2=-b/a,x_1·x_2=c/a,∵x_1/x_2=k,将(1)两端平方除以(2),消去x_2~2,得:(90年山东省临沂地区初中数学竞赛题)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比2:3,求证6b~2=25ac.(1987年徐州市初中数学竞赛题〕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比的一个关系式@徐希扬$山东省郯城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