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常见的经营方式,其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的继承是否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在家族企业的继承制度中,"子承父业"机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且占主体地位,有其存在的坚韧性与必然性。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子承父业"机制暴露出的许多问题,需要在培养机制的路径、协调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等几个方面予以充分解决。  相似文献   
2.
随着艺术观念的转变,人们不断加深对艺术创造主体及其“个性”在艺术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显示出艺术家对艺术创造主体的“个性”特征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引起不少追风人的一度激动-或是由于长期独自摸索的疲惫,或是羡慕他人在“个性”表现上的出色成就,或是为某些“新”、“奇”艺术所感动,断然放弃多年研究的属于自己的真实艺术,匆匆拾起浮华矫饰,甚至远离自我本原,从而步入艺术创造的误区,“艺术个性”的模仿和“绘画语言”的抄袭因而衍生,笔者深感在美术教育中应关就这一现象。本文就该现象,从“艺术个性”的内涵、属性及其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可能产生的误区等方面进行辨析,提出借鉴学习的正确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在马克思晚年的思想中,"卡夫丁峡谷"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之一.笔者通过对有关原著解读,发现学界的争论中存在着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一个具有时代历史意义的范畴,它既与西方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有利,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内涵相区别,它是基于时代背景上的对人的问题的充分关注,又是一个时代文化观念的核心,世纪之交的人文精神讨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当代大学生要立足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有意识地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认清英语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有效地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索列尔的序言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来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是与历史事件进程紧密相关并参与其中的.整个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在索列尔看来或许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第一,无产阶级对自己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是否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第二,无产阶级自己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来参加反抗其他阶级的斗争?第三,无产阶级是否将要推翻资本主义的组织结构,连同它的全部的传统思想体系?其实,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传播现在还远赶不上社会达尔文主义,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却能让我们中的部分人写出关于历史的更加令人信服的著作,远比那些仅仅在哲学和古典学问的帮助下运用他们的技巧的文学家更加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立的30年历程折射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变化。1999年以后升本的本科院校,不少都面临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局面。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在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重要课题。因此,尝试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办学转型落实好办学定位,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加以思考,才能探索出一条应用型办学背景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社会进步的最终标志是社会中的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没有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就不会有人的个性解放,反之,没有人的个性解放的社会进步也是空中楼阁.二者是有机统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法中的.中国人的个性解放已经经历了五个阶段,形成具有自己特征的个性解放之路.渐进性、隐蔽性、折中性和内向性是中国人个性解放的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0.
德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要求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视野中去探寻德育理念的变革。世界德育理念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是一致的。德育理念的变革既要看到全球化背景下德育的普适性要求,又要看到国家、民族、文化在德育理念中的特殊意义。德育理念的变革需要我们在厘清德育内涵、确立目标和分层教育方面倍加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