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课本上也出现了我会认和我会写两种不同的要求,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然而低年级的识字量大,课时紧,重复机械识字往往会让学生对识字失去信心,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课本上也出现了“我会认”和“我会写”两种不同的要求,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然而低年级的识字量大,课时紧,重复机械识字往往会让学生对识字失去信心,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有如下做法:一、热身运“动”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纯的识字是枯燥的,会很快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呢?识字游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识字课上根据课文要求,创设新奇有趣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动起来,例如:游戏开火车识字,学生下位说:“火车开呀开,开到哪里了?”另一学生答:“开到我这里.”开到谁面前,就由谁来读.还可以通过摘果子、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这就是所谓的“热身运动”,它不但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中,还让学生在体验识字的乐趣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汉字.  相似文献   
3.
徐惠君 《湖南教育》2007,(2):29-29,34
面对粉墨登场的小组合作学习,面对纷至沓来的激励性评价,面对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用简炼的五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具有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的文化功能。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目标、形式、过程呈现,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艺术性地处理教材,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积极主动的对话。教例《珍珠鸟》———师:(出示课件: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看到这一幅画面,我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生:我看到作者看着肩头熟睡的小鸟,笑了。师:这小家伙睡得多香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生:温暖的巢。生:妈妈…  相似文献   
5.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面对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的“热闹”景象,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恢复“原生态”,需要还语文教学之本来面目,遵循语文教学之基本规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使语文课堂散发浓厚的语文情趣和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下文本解读的三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另一主体——文本。教师一味追求课堂的纷繁热闹,脱离文本,冲淡了语言学习与感悟。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如何落实文本,正确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课本上也出现了"我会认"和"我会写"两种不同的要求,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