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选好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江苏东海城头中学徐敏德教学设计新颖不俗,是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最鲜明的特征。我们认为,吃透学生,吃透教材,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出最佳教学突破口,就是抓住了教学设计的牛鼻子。有了它,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就水到渠成,也就为全课的成功开辟了...  相似文献   
2.
放飞思想     
新课标的绿意,涤荡着一些旧有的语文课堂理念和课堂运作形式,呼唤着我们重新构建新的语文课堂.置身于这片新绿,我们放飞思想,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亲历中体验,在开放中探究.开放的观念,灵性的支点,使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的语文天地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浅谈语文课本中民俗文化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海南视察时强调要把五千年文化教育的传统融化到教材中去,要让我们的学生有文化修养.他还强调了两点:一点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一点是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教育要加强.柳斌同志在1993年义务教育理科教材审查会上指出:“在德育内容方面,一个是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育;一个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个是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再一个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并强调象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亮等“这些传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六册有李白《行路难》(其一)诗.课本对其中“直挂云海济沧海”注为:“意思是说自己一定会排除困难实现远大理想.”我以为此注有悖文意,不妥.从“沧海”一词看,《十洲记》说:“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四面绕岛,各广五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可见“沧海”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所居岛名.诗人为何要去“沧海”?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于天宝三年李白被撵出长安的时候.这时的李白精神上受着沉重的打击,深感官场险恶,人生难料,无法摆脱自己远大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