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切韵》语音性质的讨论,一段时间曾非常热闹,单一音系说或综合音系说各有持之者。①近来似已落入寂寞,但虽在寂寞中,当世学者在各种各样的论述中也多论及《切韵》的性质,只是未能突破两种说法的大局。本文试图就《切韵》的几个侧面,探求《切韵》的语音性质,以期对此问题有所推动,从而使我们对《切韵》的认识更合实际些。一、《切韵》前的语言及社会背景要论定《切韵》的语音性质,必须先谈谈本时代的语言及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把问题置于一个现实的环境中,不至于出现主观臆断之弊。 (一)语言背景《切韵》时代是汉民族共同语大发展的时代。秦汉两代的社会统一带来了语言的统一,“通语”、“绝域语”、“绝代语”(名异实同)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异形,言语异声”的局面。至《切韵》前后,语言上有了新的变化。就其语音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  相似文献   
2.
人类世代繁衍,绵绵瓜瓞,而“冠婚丧祭,礼之大者”。它集中地反映了各族不同的文化习俗。我国北方沿海,曾经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因此,表现“事死之礼”的墓葬文化,比其他地区更容易看出它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