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无论是高校、中技还是中小学都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生常常三个为群、五个成队地结合在一起活动,即形成小群体。这种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 ?它的存在有何价值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小群体呢 ?  本人结合中技学校的实际对中技学校的小群体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是:小群体是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社会客观条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小群体又有存在的必要性;学生的小群体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既不相同也不是矛盾的,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小群体意识经过引导后是可以和集体主义精神趋于一致的,于是小群体就会变成集体建设…  相似文献   
2.
一、系统化整体素质教育的概念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受教育者) ,德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及行为施加教育影响 ,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内化外部环境影响 ,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 ,他们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及社会实践中都产生各种思想活动和心理感受 ,并且相互影响着。因而 ,学校的德育工作着眼点就不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而更重要的就是不能忽视“学生—学校”、“学生—社会”、“学生—家庭”这个整体上。学生群体中的素质教育系统 ,我以为应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中技还是中小学都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生常常三个为群、五个成队地结合在一起活动,即形成小群体。这种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何价值?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小群体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