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建安风骨”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由来已久、影响深远的概念,也是一个聚讼纷纭、迄无定论老大难问题。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它的涵义?学术界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以及最近几年,曾展开过几次规模较大的讨论,相继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文章。通过讨论,对问题的认识日趋明确和集中了。有一些说法,诸如认为“建安风骨”可以“当作一种文学流派看”  相似文献   
2.
屈原才华横溢,性格执著、倔强、孤独,有着浓厚的爱国热情。然而他的一生却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他的最后投江而亡,深刻揭示出了悲剧的社会根源。他是一个卓尔不群的独行者,他的悲剧有政治上的原因,更多的则是作为性格上的独行者而导致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3.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一段清美绝伦的唱词,是王实甫《西厢记》中莺莺长亭送别张生对唱的,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然而,对其中最关键性的字眼“醉”与“泪”,究竟怎样理解?历来众说纷纭。陈如江同志在《无理而妙》(见华东师大学报八一年一期)一文中,试图作出新释:“用眼泪染红枫林,这无论在生物学还是在物理学上都说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