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案例追踪教育是指在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幼儿现阶段发展现状提出预期发展目标,针对其不足进行连续性观察记录,并予以恰当的引导和帮助,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近年来,国内不少教育者开展了相关的实践研究,但许多研究者将孩子的个别差异性简单地理解为孩子之间智力的高低和发展的快慢上,仅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分层指导,  相似文献   
2.
徐桃生 《收藏》2011,(11):72-81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陶瓷产业、陶瓷教育、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景德镇干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3.
“父亲”在西方文化中,富有浓烈的强权和男权意味.本文从杜拉斯小说中父亲意象缺失这个现象出发,探讨杜拉斯在作品中利用父亲死亡,细致描写顶替父亲位置的人物(如哥哥、情人等),来阐释这虚无主体内涵.并在构成父亲意象过程中,不断对填充人物进行否定,使得符号不停地中断意义,让父亲符号本身意义流失,进而对父亲象征意味进行否定.否定的背后,表明杜拉斯对父亲预先设定地位的质疑,并最终认定“父亲之名”只是个“虚无”,从而达到解构政治权力体系和男权社会合法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徐桃  朱准 《教师》2010,(6):23-23
日前,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纪念旨之际,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杨秀英院长因突出的事业成绩,对海南教育社会做出贡献,展现出时代巾帼风采,被海南省妇联评为“海南省三八红旗手”。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沈从文的《边城》置身于被经典化"场域"中,因其契合时代精神的审美意蕴,被作为"纯文学"经典建构,成为文学摆脱权力掌控进行审美独立性复苏的标志;作者"沈从文"个人遭际折射出的历史典型性意义,也被作为形象符号的价值筹码,参与到"后文革时代"知识分子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的权力博弈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