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美学界对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一直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认为,美的规律是两个“尺度”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本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应该把美的规律解释为生命自由性与形式表现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文艺作为一种不断流动着的实践精神现象,在其发展的转折阶段或深化时期,总免不了会向人们提出这样的课题:怎样对待它的过去和现在?又怎样开拓它的未来?而这些问题又并非彼此绝缘,于是又产生了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有时候人们对它们的回答大体上是一致的;有时候则很不相同,甚至会发生激烈的争辩。出现在近代欧洲  相似文献   
3.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公认现实美是文学作品反映的重要对象 ,分歧主要产生在丑与文艺的关系方面。早先人们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现实丑能否作为文艺作品的表现对象 ,现在人们则把重点转向了追问文艺作品为什么要表现丑 ,或者说丑在文艺作品中有什么价值。众所周知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文艺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从审美关系上来把握社会生活的 ,它的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是审美。这一点必然会深刻地制约和影响文艺作品对现实丑的反映。因此 ,要想对上述问题做出有效的解答 ,就不能置文艺的审美之维于不顾 ,而去孤立地就丑言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