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性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现代学习方式 ,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那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一、联系实践 ,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在教学中 ,要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去观察、测量、记录 ,整理亲手获取的信息 ,思考这些信息间的关系 ,从中揭示出某些规律并用以指导生活实践 ,以体验探究的价值 ,逐步形成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例如 ,在教学统计…  相似文献   
2.
创设问题情境,赋予数学以生动、亲和的形象.有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与以前过分强调单纯接受教材中现成的结论相比.“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大大扩展了他们自由思考的空间。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出现一些弄巧成拙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讨论,是教学的一般方法,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为全体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与班级团体学习相比,在合作、交流、相互促进等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它能够把一个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但要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有利条件,必须认真地研究讨论运作的艺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等的频度和效度。一、精选讨论的内容选择讨论的内容必须遵循两点:一是讨论的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问题太简单了,学生体会不到讨论的价值,会影…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听了几节"圆的认识"研究课,发现执教者都能围绕"画法""数学名称"和"特征"三部分展开教学,可听下来感觉却像是"捡了一大堆砖头,但最终却没能砌成房子".学生虽然能够正确画圆并知道了相关数学名称及其特征,但这些认识是支离破碎的,仍然停留在"盲人摸象"的水平上.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要注意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逐步提高对空间与图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的感知能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的过程,要重视初次展开正方体的教学过程,边操作边想象,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技术集音、形、色、文于一体,运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但是,如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不当,会给教学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多媒体,使之为阅读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关键。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片断 ,很值得我们借鉴。1 填写下表 :被除数 1 5 1 5 0除 数 5 5 0 5 0 0商 3  先让学生填表 ,然后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师 :根据上面的规律 ,能否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你是怎样想的 ?( 1 ) 2 1 4 .5÷ 1 5 =1 4 .3( 2 ) 2 1 .4 5÷ 1 .5 =( 3) 2 .1 4 5÷ 0 .1 5 =( 4 ) 0 .2 1 4 5÷ 0 .0 1 5 =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全班交流。生 1 :第 ( 2 )式和第 ( 1 )式比较 ,被除数 2 …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作业做错了.教师讲评后订正了.可下次再做同类题时还会出错,有的甚至是反复订正反复错。如何才能提高订正的有效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只有让学生的反思深入到错题订正的每个细节.让订正发自学生的心灵.错题订正才会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