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知识型团队知识共享博弈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瑞平  王军利  陈菊红 《情报杂志》2006,25(6):90-91,94
知识是企业的战略性核心资源,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企业知识型团队知识共享特征和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行为博弈模型框架,提出了知识共享的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并就知识型团队营造知识共享合作博弈的氛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日趋理性,投放渠道呈现新趋势,“线下”广告经营策略被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给报纸广告造成冲击。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和对医疗、房地产等行业整顿力度的加大,手机、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出现,使国内报纸的广告收入增长减缓,尤其是长期以来广告收入占营业额比例达六七成以上的地市级晚报已进入微利时代,站在了抉择转轨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3.
模拟实验教学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中,课堂教学和案例教学在提高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有局限、随着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工商管理模拟实验教学的方式有了结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平台,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采用模拟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就有机会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从事企业整体运作的经营决策活动,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5.
论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资源的种种优势相对于印刷型资源而言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其海量存在和无序性也给人们对其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本文结合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及其利用的现状,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了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着用户和馆员素质不高、资源本身缺乏深层次开发和管理、信息自由度随意度过高等诸多不足,由此得出了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开发的重要性,并从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深入发掘与标引、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管理和知识组织以及对用户的信息素质和书目情报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了组织与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目前对客户关系价值定义以及客户关系价值构成的研究还是处于一种"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状况,在评价罗伯特·韦兰和保罗·科尔与陈静宇关于客户关系价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客户关系价值的定义,并深入分析了充分客户关系价值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是李德昌先生的一本新著.根据对信息人假设的观点,信息人的信息需求表现在货币、权力、知识、情感、艺术和虚拟抽象等六个维度上.在信息社会的开放系统中,势=差别×联系,管理的本质即产生更多管理信息,营造更强管理势.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非线性、集约型教育生产更多教育信息量,营造更强教育信息势.创新是系统信息势达到阈值时发生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  相似文献   
8.
先从常见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出发,分析了数字迁移的原因,接着详细论述了数字迁移的三种主要类型,并说明了每种类型的适应范围,然后分析了数字迁移的各种风险,最后指出,数据迁移项目的各种要素风险在项目实施之前都必须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徐瑞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8):69-71,34
认为技术支持质量标准框架是整个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标准框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技术支持和系统安全两个模块。技术支持模块由软硬件支持、系统性能监控、数据备份、数据更新与检测4个部分组成;系统安全模块由日常运行安全、灾难预防与恢复2个部分组成。提出构建技术支持质量标准框架的目的在于为其标准的制定提供结构基础,保证用户对数字保存系统中的数字资源进行长期安全存取。  相似文献   
10.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提高绿色贸易壁垒的方式,制约我国产品的出口。为了探讨有效跨越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出口障碍,在对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发展作出简要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