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某校进行的一次市三好学生评选话动中。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经过自我申报、班级推荐、年级考核层层选拔后,最后有10名同学脱颖而出.当他们满怀信心准备通过学校组织的最后考评——“才艺”考试时.面对的实际上是觉悟意识的行为测试.考官给测试者预先在必经的过道上放一拖把和在课桌上放有未削的铅笔。结果没有一个考生扶起阻碍通行的拖把.  相似文献   
2.
徐生龙 《湖北教育》2001,(11):14-15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企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强调全面提高学生五个方面的素质和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情趣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不是以考试为本、更不是以分数为本的教育,它的根本宗旨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素质水准,核心是人的发展,即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坚持“两个统一”。 一、培养共性和发展个性相统一 传统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重共性、轻个性。全国执行的是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考试,在这种统一的模式下,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