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习惯"在人类思维、认知与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关于习惯的哲学探问可谓古已有之。从古希腊至今,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旨趣对习惯所做的种种阐释为习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丰富的概念与方法基础。基于此,苏佩斯将习惯问题置于当代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情境之下尝试对其加以重解和新探,强调了习惯之于理性选择的基础性意义。尽管其习惯理论尚需进一步的细化、深化,但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其独创性的研究无疑可为在当代科学与哲学语境下对许多传统哲学问题的重思提供一定的思维借鉴与理性指向。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决定性因素.陆地上乃至地区内自然生态恶化失衡的  相似文献   
3.
地球在宇宙的众星球中之所以能生态平衡,是缘于地球上有充足的水及和谐的水循环,陆地上水的纵向三位一体循环是维持和保证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循环。陆地生态环境急剧失衡主要缘于陆地水的纵向循环受阻,水的纵向循环受阻主要缘于陆地平原地区土地板结、渗水能力不畅,因此,提高和改善平原地区土地的渗水能力,是保证生态环境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失衡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地球在宇宙的众星球中之所以能生态平衡,是缘于地球上有充足的水及和谐的水循环,陆地上水的纵向三位一体循环是维持和保证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循环.陆地生态环境急剧失衡主要缘于陆地水的纵向循环受阻,水的纵向循环受阻主要缘于陆地平原地区土地板结、渗水能力不畅,因此,提高和改善平原地区土地的渗水能力,是保证生态环境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失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