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着》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活着》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活着》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  相似文献   
2.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与诗歌“联姻”之后对诗歌在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创作主体的构成上。网络诗歌的创作主体大多是普通民众,这改变了传统诗歌创作由精英诗人掌控的局面;而网络诗歌创作主体的民间立场也与传统诗歌中的知识分子精英立场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民间立场既突出了网络诗歌的自由精神,也给网络诗歌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4.
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延续了他一贯的民间写作立场与历史意识,但是在这部作品中莫言选择了土地作为审视民间的切入点,展示了土地对民间的意义以及民间的生存状态;在对历史的叙述中,小说通过一场场的社会运动对历史进行清醒审视的同时,也把复杂的人性放在了历史情势下来审视,使得作品在多维度与多层面上呈现出了丰厚的意蕴。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和莫言的创作对中国现当代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都是从农村走入都市的现代知识者,他们站在民间的价值立场上审视了生活在故乡的生命,并赞扬了他们身上的旺盛生命力和崇尚自由的精神.通过对这两位作家的比较,我们会发现"民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某些发展趋向与演变.  相似文献   
6.
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延续了他一贯的民间写作立场与历史意识,但是在这部作品中莫言选择了土地作为审视民间的切入点,展示了土地对民间的意义以及民间的生存状态;在对历史的叙述中,小说通过一场场的社会运动对历史进行清醒审视的同时,也把复杂的人性放在了历史情势下来审视,使得作品在多维度与多层面上呈现出了丰厚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有进化论文学史观、启蒙主义文学史观、阶级论文学史观、现代性文学史观、通俗文学史观、女性文学史观等多种文学史观。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人的文学"是其发展中或隐或显的整体线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因此,以"人的文学"文学史观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既符合文学史的史实,又能体现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容器方位词由于自身的特点很少与动词性成分组合,但是还有许多动词性成分可以与“里、中”组合,这种组合更多的是一种语用现象;同为容器方位词的“内、外”却不与动词性成分组合,解释这些现象需要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9.
读罢怀念的《朝圣的农妇》,内心里不禁涌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向往:感动于这群平凡普通的农妇在朝圣时谈笑自如的风度,也向往于她们面对平凡真实的人生所持有的达观从容的心境。  相似文献   
10.
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以1957年的反右运动为视点。对历史运动中的个人处境与人性的变异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与揭示,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通过这场特殊的历史运动,小说在反思历史的同时,也对历史境遇中的人性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