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广西博白客家采茶戏自明末形成以来,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古老的民间戏班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生存状态有很大差别。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民间戏班办班经费都是班主或者其他人自筹,基本的生存方式是通过营业性演出获得报酬,维持基本需要。采茶戏班演出剧目主要以受老年人欢迎的古装采茶戏为主,并有相对固定的戏路机制。采茶戏班在其表演的过程当中经常伴随着一系列的仪式,这些仪式对于戏班和请戏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作者最后依据实地调查资料提出,要振兴桂南采茶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政府应加强对采茶戏班的管理与引导;要充分抓住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民族地区的实证资料分析政府对民俗旅游的多方面管理。提出理论假设:政府在农村的日常行政工作的各项任务与民俗村的建设存在一致性,说明政府介入民俗旅游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民俗旅游建设对繁荣农村文化和促进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作用,由此预示民俗旅游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4.
广西博白客家地区流行的鸡歌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样式。可从鸡歌的内容和演唱环境,分析鸡歌蕴涵的客家精神;客家鸡歌体现出客家人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风尚,反映客家人勤劳务实、诚实守信等优良传统;鸡歌体现了客家人幽默风趣、乐天知命的性格和敬祖孝宗、崇信鬼神的精神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社会里,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规范的建立或维持更多是借助民众的神灵意识和信仰观念。论文以当代侗族村寨里人们不断讲述的发生在身边的转世传说为切入点,探究大量转世传说产生背后的心理原因,论述侗族人普遍具有转世灵魂观和积阴德习俗,从而揭示侗寨为何会产生公益设施和公益活动繁多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6.
八景文化是一种广泛流传的集景文化,曾经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留下了许多遗迹.今日再看八景文化,可以发现它是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文化空间、景观文化内涵、审美意识、八景诗画等不仅是宝贵的景观文化遗产、地方旅游资源和文学艺术遗产,对现代山水城市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不可多得的乡土知识教材.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人的生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国人建构美好生活的重要资源。文章以文震亨所撰《长物志》为对象,分析明代文人日常生活实践,解读其中主体与物的互动和生活空间的建构,审视其背后主体的自我表达及生活文化营造策略。研究发现,《长物志》中主体的役物实践表现为从器物品鉴向建构生活意境递进展开,整体呈现出具有自适和雅致特征的生活文化,这对于实践主体具有内在与外向双重意义。古人的生活文化建构对于回应当前消费社会中如何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辨物居方以实现物为己用而不是人为物役,使物服务于营造美好生活这一现实需求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