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胡娟  徐鑫悦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6):5-11,18
高等教育增值评价具有复杂多样性,其发展历程和相关争论较能展现增值评价面临的挑战。发展经历了理念萌芽、实践探索与反思改造三个阶段,争论主要围绕评价方式的科学性与公平性、评价过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评价结果的诊断性与应用性展开。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注重能力变化和就读体验,强调“努力”和“进步”,是对传统评价模式构建的“理性神话”的突破,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在我国发展高等教育增值评价不仅要科学探索如何测算“增值”,更要理性思考如何使用“评价”,注重评价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外部环境条件权宜应变,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都要与本国的国情和文化相适应,扎根于本国的社会土壤和基本国情,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近代英国走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之路,其治理变革以不断做增量的渐进模式、间接控制与软性治理、多元共存的权变做法为主要特征,通过有秩序的改良和有节制的政府参与来实现。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根源于英国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社会思潮以及将之结合起来的法治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肩负着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之路是与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国情密不可分的,是一条与我国的法治基础、制度框架和文化思想相结合的独特之路,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