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淮河流域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出生仪礼,庆生仪礼是最具符号特色与人文情怀的组成部分。依托对淮南市四个村庄的田野调查资料,系统呈现庆生礼仪的重要仪式性活动如报喜、洗三、满月、抓周、坐月子等,并阐释了其符号意义与文化内涵。认为城乡二元体制、传统观念、趋利避害心理和庆生礼仪的功能是庆生礼仪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医疗科技进步、观念更新是其发生变迁的原因。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进行保护,具有强化社区文化认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原有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以及集中居住、经济因素的影响,引起了他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生活方式五个方面的变化。政府应通过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以及加强社区建设等措施,对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行调适,化解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