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中小学数学》2014年第三期中刊登的一篇文章入手,对该文中提到的一道课本复习题提出了质疑。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解题思路及答案,到前文作者给出的对该题的一些想法,作者逐一进行了剖析、验证,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两点思考,一是对类似这样的"统计与概率"题,小学生难以做出正确的解答,这类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是弊大于利;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自身对该类问题的甄别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相关内容的教学。本文作者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带领我们回归到对知识本真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六年级 1.在一张纸上写上20个1.1和20个1.11,划去其中一些数,使留下来的数的总和为19.93,请说明如何划。 2.如何用若干个形如右图所示的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3.新年佳节之时,学校给每个学生买了一块巧克力糖,已知所买的巧克力糖若每个盒子装20块,那么所用  相似文献   
3.
笔试题(口试题略)1.一辆公共汽车按时刻表往返行驶在 A、B 两地之间,汽车在往返的途中都是匀速的,并且在车站不停留(停留时间可忽略不计).当汽车从 A 地驶向 B地时,因故不碍不停了一会儿,因而从 B 地返回 A 地时车速提高了25%,结果到达 A 地时与时刻表规定的时刻有10分钟的偏差.于是司机把刚才的速度降低了24%,以此速又从 A 地开向 B 地,结果按时到达B地.问汽车因故停留了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4.
巴尔干地区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是根据保加利亚、希腊和罗马尼亚等国建议而组织进行的.历届竞赛的时间与地点如下:第一届于1984年在希腊首都雅典进行;第二届于1985年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进行;第三届  相似文献   
5.
图形在小学几何知识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图形的直观,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常见的几何形体,了解它们的特征,逐步形成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此外,通过图形还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限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有些几何概念难以作出严格的定义,需要借助于实物或图形来建立,而这种概念的建立则更与小学生第一次看到的实物或图形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小学生来说,“第一印象”是极为重要的。因此,用这种方法引进新概念时,就应该精心设计图形,使之能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本文拟从五个侧面来说明如何精心设计图形,强化几何概念教学,并对现行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京、津、沪、浙版)第八册第五单元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复名数和小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教这一内容时存在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由课本及教参中存在的问题而引起的。为此,本文将课本及相应教参中的这几个问题作一简单剖析,并提出修改意见,供同行参考。一、教材混淆了“数”和“名数”的概念这段教材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混淆了“数”和“名数”的概念。现摘录两段课文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2001年出版的《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下简称《标准》)及根据《标准》编写的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中 ,把棱长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在《标准》第15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具体目标中就有这样一条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事实上 ,“正方体”这个词近年来已逐步被规范词“立方体”所代替。例如 ,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刘静、张梅玲主持编写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小学数学》课本中就把正方体改称为立方体了。现在《标准》及实验教科书中重新出现“正方体”一词 ,使人感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小学效学奥林匹克竞赛”、“华罗庚金杯赛”、“九章杯中国小学生数学竞赛”等小学数学竞赛在全国小学中蓬勃开展。这些竞赛的试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试题较难,题量较多。这要求参赛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多种解题方法与技巧。本文通过例题介绍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赋值法。  相似文献   
9.
任意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必相交于一点 (此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 ,三条高也交于一点 (此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 ) ,三条角平分线也交于一点 (此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 ) .应该说 ,这是非常美好的事 ,因此 ,俄罗斯人称这些点为三角形的“美妙点” .重心将三角形的每条中线分成两段 ,其长度之比都为 2∶1 ,这是大家熟知的事实 ,那么垂心和内心又将高、角平分线分成怎么样的比呢 ?俄罗斯杂志《中学数学》2 0 0 1年第 4期发表了A .Л .帕拉甫金的题为《三角形的“美妙点”分相应线段成怎样的比》一文 ,文中用两个定理给出了两个比值 ,这两个比值的结构也…  相似文献   
10.
在某教学参考书上有这样一道参考习题:“奇数与偶数各占自然数的几分之几?”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少学生或教师会这样回答:“奇数与偶数各占自然数的二分之一”。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而奇数与偶数的个数是相等的,因此各占自然数个数的二分之一。事实上,这个题目本身就是错的,当然,上面的答案也不可能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