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文化理论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道教科仪中,公牍文是神人沟通的重要途径,它是"以人间礼兼考合经教"所增益而成.道教科仪公牍文大致可分为盟誓类、章奏类和关牒类,其品种繁多,与现实公牍文具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但又具有不同于现实的宗教特征.文辞简明质朴是道教科仪公牍文共同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德翼“著述甚丰”,但至今未有人对其做过专门研究。他的传记文主要记叙了明清之际赣、浙一带下层官吏和士人的事迹,具有地方史料价值。作者通过传记文传达了自己经历乾坤剧变的歌哭爱憎,其中的论赞对这种感情的传达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荒寒意境是历代人所钟爱的意境之一,这是由荒寒意境的特质和文人们对人生的深刻体验所决定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永州山水的荒寒之境与他困厄的身世遭遇及兀然不屈的个性特质互相阐发,于是,他借荒寒之境表现其身世之感和哀怨之情,这种荒寒之境既是诗人自觉追求屈原楚骚精神的结果,又带有中唐山水审美的时代特征,更具有作者独到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杜光庭《广成集》中所存二百多通斋醮词,内容丰富,辞彩赡丽,程式化特征明显,兼具宗教与文学双重特征。杜光庭的斋醮词创作,对青词进入文学领域及宋代青词创作的大盛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明末大臣杨嗣昌,与同时代文人袁中道、钟惺、谭元春等均有交游唱和。其诗文作品内容广泛,以山水纪游之作成就为最高。其文学主张和作品风格接近于公安、竟陵派,但有自己的创作个性,这种个性与他终身勉力从政的人生道路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颂是道教文献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文体,道教文献中的颂可分为三类:道经中的颂、用于解经的颂以及道教科仪中的颂。这三类颂各有不同的特征。除第二类外,其他两类与偈、赞存在界限的模糊性,虽然如此,道教文献中的颂从其起源与作用,精神实质,与仪式、音乐相结合等方面,都与历代文体学著述所言之颂之"正体"相一致,因此,道教文献中的颂是先秦颂体在后世的持续发展,它是古代颂体研究一个不可忽视的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位作家,我们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投注于他的全部作品。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是语象,研究作品的语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象实际上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层积淀的附着物,同时,作者选择什么语象来表情达意和作者心态有着内在的联系。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秦观词中一些出现极为频繁的语象,试图挖掘这些语象中所积淀的民族心理,并与作者的特殊心态、特殊境遇挂钩,从而对秦观词的总体风貌有一个总的观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