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把离愁凝聚成美丽的诗行。长亭、杨柳、灞桥、美酒……或依依不舍、无语凝噎,或故作旷达、潇洒挥手,或凝视前路、忧心忡忡……每每吟诵离别的诗句,总能从其凄美的画面、难以言说的意境中体会到复杂、真切、凄美的别情,让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回味无穷。虽然都是离别,但离别的人不同,离别的原因不同,离别的时间不同,离别时的心境不同,离别后的处  相似文献   
2.
一、命题特点(一)命题范围:命题涉及的主要是2500个常用字,个别出自1000个次常用字;也有一部分是从教材中抽取的,且多为课本注释;选入题中的注音多为现代生活中常用的、常错的,熟知且易混淆的。古音异读可不予考虑。  相似文献   
3.
4.
智慧,是个多义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一般把智慧定义为人们获取、应用、创造知识,以及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谋略和思维方式,也叫"才智、智谋"。每个人都有智慧的潜能,智慧很难以直接传授或告诉的方式给予。在教学中,学生的智慧发展主要依靠教育者的启发、浸润、唤醒使其智慧潜能得到开发,依靠学生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为此,中学语文活动课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更受到了中学生的欢迎,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语文活动课的操作形式不能一成不变,一定要多种多样,让同学们有新鲜感、好奇感,对语文活动课充满向往,回味无穷。也只有这  相似文献   
6.
戚光宇 《江苏教育》2013,(12):70-70
德国,是工业强国,更是文化大国。如今,在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德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也树立了德国"双高"(高使用价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美国《新闻周刊》把它称为"众厂之厂"。"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世界,是因为德国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是在德意志民族近乎宗教般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严谨、诚信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等价值观下完成的。德国人的理性思维与责任意识已深入到他们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诗坛上的闺怨诗就如诗中那一个个多情哀怨的女子一样让人怜爱、让人回昧。诗中的闺妇或是寂寞怀春的少女,或是饱受离别相思之苦的少妇,或是被无情的丈夫抛弃的弃妇。诗歌一般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展现女子们在特定生活境遇下复杂的情感世界。每当读其诗,总能见其人,总能被其哀怨的情感触动和震撼。下面就来剖析一下永远让人追忆的闺妇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材收录的都是经过精心选定的、融古今中外文学精华于一炉的优秀作品。每篇文章,都蕴含着无穷的审美价值,值得仔细咀嚼和品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所选的苏轼的千古名篇赫壁赋》就是这样的一篇至情至性的美文。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然而我们许多老师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时,并没有真正发挥这一教材的“例子”作用。教学时教师总是对其中的每首诗词从作家背景讲起,读诗、理解分析到背诵默写各个环节都做得非常到位.可是到了高三后期复习才发现。所学知识除了积累一些诗词名篇之外几乎没有多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教学意境与氛围,注意选择授课内容与形式,注意安排教学节奏与思路,注意激发情感交流与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