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变意味着由新型国家限定的作家身份及其功能的变化。当代作家的身份不仅是作家,更是“革命干部”、“文艺官员”或“文艺战士”的身份。双重身份决定了作家必须调谐由此带来的矛盾,而调谐器正是国家所认定的社会阶级关系。论文将以丁玲为例,分析国家意识形态如何通过身份的体制化对作家进行规约。  相似文献   
2.
3.
历史的语境     
革命文学以来形成的红色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独特文学现象。其中一个主要特点是文学自觉介入政治,自觉服务于阶级解放与民族独立,个人主义被集体主义所取代。几十年以来,文学评论者们对其功过毁誉不一。然而,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历史与现实的生成原因,我们应当回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阅读,公正评价其产生的意义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而不能简单地给予全盘肯定或一概否定。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激烈化,无产阶级已开始肩负起单独领导中国解放事业的重任。在这样一个历史阵痛时期,个性解…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中国小说中,知识分子/农民作为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被置于同一意义场中二元对立的位置,他们之间的冲突及冲突背后的身份、权力、意识形态以及自我表现的变化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作者以对《在废墟上》中知识分子与农民可疑遭遇的解读为切口,追索二者在中国文化和政治谱系中长期存在的深切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