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杭州市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的认同是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基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名校集团化办学的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是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关键。进一步规范名校集团的基本办学模式,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索学校再生机制是当前杭州市名校集团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观察研究的视角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外教师从事观察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和重要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对推进当前国内有关教师教育观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教师从事观察研究的发展脉络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科学研究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归纳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通过演绎推理回到观察的过程.由此,经验逐渐替代先验,观察逐步走入科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基于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本研究对杭州市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城乡差异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市城乡小学生科学素养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城区小学生显著优于乡镇小学生.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两种课堂教学形态的反思,提出课堂教学要把握静态预设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并进行了对策分析,指出教师要注意知识观和教学观的转变,要注意课程资源静态预设和动态生成的统一,要注意教学评价多元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各学校在实践中可资借鉴的经验相对较少,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认识及行为上的误区。比如把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学校活动课、兴趣课的重新设置;认为开发的校本课程只能是非学术性课程,其实施也只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认为教材就是课程本身,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影响学生的双基学习,必定对学校升学率造成威胁;等等。笔认为,诸此种种认识的偏差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系统的统摄,缺乏办学理念的引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办学理念的缺失是我国中小学办学的普遍现象:有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虽然明确提出了办学理念,却又存在“口号化”、“名不副实”等情况。然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等都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因此,学校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努力提炼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本期“视点”,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缺失现状、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包括校训的提炼)、办学理念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对学校如何走向理念办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公民科学素养和深化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对杭州市小学科学教师和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处于中等,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科学素养之间存在着中度正相关,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学生错误”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学生认识事物的角度、过程、经验不同,认识就会出现偏差。按照错误性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学生行为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它有别于日常观察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因此,它对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