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网络使世界连成了一体,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雏习惯和生活方式.新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此时代背景下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考虑传播媒介的技术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集地缘疆域、民族、政治和历史文化的综合概念,强化边疆各族人民共同的中国国家意识,就是通过对各族人民归属中国的客观现实性和既定性的强调,帮助各族人民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牢固树立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四个认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发展影响很大。当前存在的对"四个认同"的认同不足、虚假认同或不予认同等现象不容忽视,其结果可能是一种新的社会人格的诞生,也可能是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率的增长,这将直接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西部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四个认同”意识的教育是新疆特殊区情和新疆高校特殊的学生群体结构的要求。在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四个认同”教育的同时,利用汉语教学丰富的承载性和人文优势,也不失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从教师育人意识、教学方式及教材建设方面入手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政治秘书队伍现状进行了分析,明了该队伍存在的问题,并着眼于对建立政治秘书队伍良性运行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一个在特定的国家体制之下形成的民族,56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以国家为基础,与国家的存在密不可分。因此,教育引导全国各民族成员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牢固树立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问题的基础上,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道德教育范式;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价值观,以缓解由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带来的压力、紧张和困惑;培养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自觉。从而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本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面对宗教干预教育和向学校的渗透,加强南疆各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是南疆各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南疆高校教师处在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的第一线,承担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干部纷纷告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的网络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信息时代网络化的发展,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和挑战具有明显的新疆特色。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势而为,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建立和拓展具有新疆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