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1.
元代作家王和卿散曲作品常以极丑极怪题材入曲以达成的幽默诙谐、滑稽调笑的审美情趣,甚或多有猥琐庸俗的低级趣味。这位异族统治年代中的儒士,以"玩世"的哲学精神,诗作出之以幽默、滑稽、调侃、戏谑,严重悖离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在历代研究中,其评价颇为尴尬。然而,综观其全部作品,其实可以认定王和卿骨子里仍是一个"传统文人",他的一些作品不同自主地走向"雅"的极端,表现出了对传统诗教的回归和眷恋。极"俗"之作和极"雅"之作的对立统一无疑是王和卿徘徊于悖离与守正之间矛盾游移心态的折射,是元代沦落于社会下层传统儒士痛苦心灵的真切反映。  相似文献   
2.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艺术因素,通过直观的舞台形象反映生活。幼JL戏剧是戏剧的一个特殊分支。幼儿戏剧是以幼儿为对象,它具有般戏剧的性质、特点,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不仅仅具有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故事给幼儿看的儿童剧场形式的传统戏剧的涵义,还可以作为-_一种教育教学手段,以创造性戏剧活动的形式出现,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宫在清末盛演三国戏,除了其政治军事价值、“关羽崇拜”的政治凝聚力、皇族对戏曲的喜爱及三国戏自身的丰厚积累等外部原因,更在于昆、京剧种特色的差异以及花雅之争中花胜于雅的结果。综合戏曲史、接受史和清宫演剧史来看,清末盛行三国戏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与戏曲发展演变史息息相关,与京剧剧种特色和演员个人才华有关,是民间观剧时尚、欣赏口味的变化在宫庭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4.
清宫在清末盛演三国戏,除了其政治军事价值、“关羽崇拜”的政治凝聚力、皇族对戏曲的喜爱及三国戏自身的丰厚积累等外部原因,更在于昆、京剧种特色的差异以及花雅之争中花胜于雅的结果。综合戏曲史、接受史和清宫演剧史来看,清末盛行三国戏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与戏曲发展演变史息息相关,与京剧剧种特色和演员个人才华有关,是民间观剧时尚、欣赏口味的变化在宫庭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5.
和邦额评传     
清代文言神怪小说在清代中期取得丰硕的成果.和邦额作为一位满族作家,其文言小说集子<夜谭随录>,无论在题材的开阔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上,还是在艺术性的造诣上,都称得上是有自己的创新和特色的珍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