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自然第六册七课)属于实验课型。本课教学的目的要求是指导学生认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和它们的用途,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重点是学生设计电路检验物体的导电性能。根据课型特点和教学目的要求,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学的有关电路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独立设计电路检验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正确区别物体中的导体和绝缘体,认识半导体及它们的用途,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  相似文献   
2.
一、练习内容人体单元包括自然第四册《人的营养》、《人的消化》、《人的呼吸》、《人的血液循环》(《人的排泄》一课已不作要求)四课。人体是一个整体,前面已经学过了人体的运动器官——骨胳和肌肉,本单元将继续学习和研究与人体新陈代谢有关的器官。练习的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食物与人体生长的关系:①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份,以及食物营养成分的多样化。②知道分析食物成分的方法,检验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方法;③了解人为什么不能偏食、挑食。 2.了解消化器官与它的功能。①了解什么是消化,②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以及食物在人体消化器官中的消化过程;③人们如何保护自己的消化器官。 3.了解呼吸在人体中是如何进行交换的。①了解呼吸的意义;②知道哪些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人的呼吸运动是  相似文献   
3.
小学自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常有演示实验、学生课堂实验和课外实验三种。在小学自然教材中,学生课堂实验约占总实验的30%。因此,学生课堂实验是自然教学中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笔者从多年的自然教学实践中,以《磁铁》一课为例,总结出上好实验课,提高学生素质的以下方法。一、深钻教材 明确目标首先学习《自然教学大纲》,掌握该年级该册自然课的总要求、总目标;其次是深钻自然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根据学生掌握自然知识的实际,写好备课教案,准备、熟悉所要使用的…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利在当代,造福子孙,是育人兴邦的大事。“七·五”计划中的《国家环境保护计划》指出:“要把环境教育放在战略地位上,环境教育要从幼儿园和中小学抓起”。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在于培养少年儿童认识、爱护环境,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促进全社会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形成人人遵守环保法规,自觉地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进行的。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工作安排的。根据阶段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小学的环境教育只能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渗透教育。首行我要看教学内容中是否含有环保的内容,不能牵强附会。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既要保证本学科教学目的的完成,又要有机结合,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学习一些浅显的环保知识。这就要求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应对本科教材内容全面的了解,找出环境教育的内容,作好渗透教育的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6.
《日食和月食》自然第五册第16课,属于逻辑推理课型。本课教学要求是:(1)通过插图、幻灯、录音、游戏,实验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指导推理,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通过实验、游戏明白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欢乐,达到乐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