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20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鲁迅,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历史浓缩进了他的著作,在其《阿Q正传》中,通过小小未庄的博弈,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博弈模型,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提供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恢弘气势中的悲壮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诗中既能看到唐代诗人生活的外在时空的再现,又能看到唐代诗人内心世界的外现;唐代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生活的外在时空不断出现共振与落差,使唐诗中呈现出在恢弘开拓中回荡着悲壮旋律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3.
《银饰》结构上存在悲剧深化和消解的二元结构。作品一方面通过人物的反常化行动与死亡推动悲剧的深化,另一方面又通过人物的死亡和叙事结构来消解故事的悲剧效果。这种深化与消解的二元结构完成了亚氏悲剧理论所提出的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先秦时期文艺理论术语“以意逆志说”蕴含了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中的语言学现象学等文艺理论思想。本文试图以古典文学中的个案为例对此做一下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撇开传统悲剧的冲突分析方法,从我国传统用人制度的用人环境、用人者和人才自身三个方面对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中人物杨志悲剧的卡塔西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从《午后悬崖》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入手,探究鲁迅式思考对后代作家的影响。文章主要从死生之意义、社会财富的分配及国民精神审视三个方面来探究鲁迅式思考在后代作家作品中的再现,从而认识鲁迅小说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文章试图从小说《午后悬崖》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入手,探究鲁迅式思考对后代作家的影响。文章主要从死生之意义、社会财富的分配及国民精神审视三个方面来探究鲁迅式思考在后代作家作品中的再现,从而认识鲁迅小说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