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一、理论依据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其微观化学本质都是通过电化学池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独立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令氧化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发生.对于原电池来说: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对于电解池来说: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就是要写出这两个半反应式,而电极反应式同样要遵循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因此只要能在给定的新情境下判断出电极参与氧化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再根据价态变化判断并写出得失电子数.  相似文献   
2.
化学概念的学习是学习化学的起点。那么,如何使学生获得化学概念呢?笔者认为可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理解书本给出的定义、概念以及在化学概念的深化和应用中获得概念。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后续学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重要基础,也是分析各类平衡移动问题的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推测平衡移动方向及浓度、转化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解释生产、生活、实验室中的实际问题,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要求能从电离、离子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