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34年6月4日,鲁迅写《拿来主义》一文,主要谈怎样对待外来文化。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明确。一、鲁迅反对“送去”吗?研读鲁迅对“送去主义”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文继炬 《师道》2004,(9):54-55
走进魏晋,走进那绵长的忧伤之海,让生命在傍晚的苦雨中浸泡  相似文献   
3.
文继炬 《师道》2005,(9):47-48
人这一生有的时候真是难以言说,有人就一辈子淹没在了自己的预言中。唐代的才女薛涛,八九岁就通音律,会作诗。有一天她父亲抱着她坐在庭院里,指着一棵高大的梧桐树诌了一句诗,并要女儿续,才思敏捷的小薛涛脱口而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听了立刻皱起了眉头,心中久久愀然。可能这位父亲也预感到了薛涛悲惨的命运,预见了她沦落风月场,迎南送北,被人戏谑“女校书”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4.
文继炬 《师道》2004,(6):52-53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的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饮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观念的偏滞决定了生活底蕴的浅薄。当人们在尘世之海中翻滚打拼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悲剧总是以正义力量的失败和善良人物的毁灭来引起人们心灵的恐惧、震撼、悲哀、同情和崇敬,从而唤起人们对邪恶、不义与神秘的强制力量的痛恨、憎恶、厌弃,并油然而生改造与重建的激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  相似文献   
6.
1.抓住能表现文脉的语句,理清思路,感受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是非鲜明的思想者的风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