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1.
教研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者化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必由之路三年前,杭州一所中学的老师率先提出了"中学教师也要学者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适时,所以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思考。它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随着呼瞰兴国"这一伟大战略原则的确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迈上了新的历史进程。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从传授既成知识为主,向以开发智力、培养务实、创新能力为主的转型正在贯彻落实。在这样一个教育史大转型时期,广大教师正面;瞄着严峻的考验。谁最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谁就能跟上时…  相似文献   
2.
先知先觉是没有的,早知早觉是有的。黄宗羲就是一个早知早觉的伟大人物。《明夷待访录》是他在人类思想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但是,如何评价这部巨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至今似乎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比如,这部著作是黄宗羲对封建社会作自我批判的产物呢,还是在这个基础上,高瞻远瞩,为饱受封建专制主义苦难的中国人民开拓未来而设计的一幅新社会的蓝图呢?由于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尚未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因而对它的思想体系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估量。这不但关系到《明夷待访录》和黄宗羲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也关系到对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历史评价问题。本《张苍水集》附录有《人物考略》,兹援例作《梨洲诗集人名考录》。篇中人物事迹,系摭拾诗文别集、方志笔记、正史稗乘。今选数则,先期发表,以就正于学界。筇在(见《诗历》卷二《宿石井》) 光绪《余姚县志》卷二七《方外》:“大瓠字用无,号筇在,宣城沈氏子,名麟生,字丹绂。父副使寿岳死事,麟生遂祝发受戒于灵岩洪储。已而之姚江黄竹浦,依梨洲兄弟以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树起了一块批判封建主义女子教育的靶子:“女子无才便是德.”第4回介绍李纨身世说她父亲李守中只想让李纨“认得几个字,记得几个前朝贤女便罢了.”其根据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封建时代国家最高教育机构的主管大吏。他的思想自然是代表了当时的教育思想的。42回、48回薛宝钗教训香菱、史湘云又不厌其烦地阐发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女子教育观。64回在众人议论黛玉的《五美吟》时,薛宝钗又议论道:“自古道,‘女于无才便是德’,……诗词之类不过是闽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  相似文献   
4.
由我院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余姚市政协共同主办的“纪念黄宗羲逝世三百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已于十月十一日圆满结束。这是一次小而精、短而精的学术盛会。来自海内外的四十多位代表,怀着虔敬之心情于十月七日会集到黄宗羲的故乡余姚市,他们大多数均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大多数都向大会提交了学术论文或论著。我院有曹屯裕、季学原、徐定宝、张如安、钱茂伟、徐鸿钧等六位老师与会,向大会提交了两部学术专著、一期载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在谈论中国教育史时曾列举了从孔子、孟子到曹雪芹、孙中山诸多人物,尔后说:“诸人情况不同,许多人并无教育专著,然而上举那些,不能不影响对人民的教育,谈中国教育史,应当提到他们。”(见《红旗》杂志1958年第7期)除了小说家批判性地描写了贾政、贾代化、薛宝钗的落后腐朽的教育思想的失败,肯定性地描写了林黛玉、贾宝玉、探春、香菱、史潮云等人的教育思想在特定情况下的成功之外,毛主席主要是从“对人民教育”这个大的方面立论的。他认为“《红楼梦》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它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你要不…  相似文献   
6.
△《黄梨洲》但熬《湖北学生界》1903年1月△《明夷待访录》(孝经义发微)宋育仁((国学月刊》十四期1923年。△《余姚黄梨洲先生传纂》谢国祯。北大《国学月刊》一卷五期1927年2月△《黄宗羲之生平及其著作》马太玄《中山大学语历研究所周刊》二卷十五期1928年2月△《黄梨洲先生  相似文献   
7.
私淑黄宗羲的著名学者全祖望的《鲒埼亭集》和《鲒埼亭诗集》集名均源于地名鲒埼。鲒埼,在今浙江省奉化县境内,距县城约十五公里,濒海,有乡建制。在鲒埼乡之东南一公里处,有山名曰埼山。鲒埼作为地名,始于西汉,盖因埼山附近盛产鲒而得名。鲒,属蚌类海生物,俗称寄生瓦螺。可鲜食,亦可制作鲒酱,味极鲜美,故汉时曾被作为贡品。检《汉书·地理志(上)》:会稽郡鄞县有鲒埼亭。唐训诂学家颜师古《汉书注》:“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分,有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亭。”(唐  相似文献   
8.
△《黄梨洲集外诗》实光绪三十二年 (13期)△《黄梨洲<行朝录>自序》实《国粹学 报》第二年第七册(19期),光绪三十二 年。△黄梨洲<孟子师说>题辞》实_光绪三十 二年《国粹学报》(19期)△《黄梨洲(行朝录>后序》实《国粹学 报》第二年第七册(20期),光绪三十二 年△《明儒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从祀孔庙 论》《国粹学报》34期,光绪三十二年△《黄梨洲象(附象赞)》《国粹学报》1 卷1期, 1905年△《明末四先生学说》邓实《国粹学报》 2卷3,13期,1906年△《黄梨洲集外诗》秉衡居士《文艺杂 志(扫叶山房)》8期,1915年8月△《…  相似文献   
9.
由我院和江苏省社科院等十二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西游记》学术讨论会,月前在观世音道场普陀山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院中文系有三位代表与会,并在大会上发言。“咫尺天涯共琢磨,西游妙旨竟何如?”与会代表就《西游记》之主旨、艺术风格和版本、渊源等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广泛交流了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研究方法的有关问题,也在大会和小组会上进行了热烈的争鸣。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对《西游记》中有关南海普陀山描写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