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曾被杜甫所推崇过的元结,在散文创作上,独辟蹊径,不同流俗。在他的游记作品中,作者不仅具体描绘了所见景物之秀丽,而且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发表议论,将描写、抒情、议论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元结的游记写法,对后代的游记创作有深远的影响。清末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实践中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正是基于这一想法,笔者在小学六年级进行了“快乐作文”试验,半年多时间,利用星期天共上30堂课,当堂作文30篇,课外学生自写“随记”最多者30多篇(三、四万字);参加各种征文比赛七八次,其中获全国首届文心杯小学生作文大奖赛优秀奖1名,获嘉兴市城区小学生当场命题作文赛一等奖1名,获嘉兴市少年军校生活征文三等奖1名,获嘉兴市秀水业校童话征文一等奖1名,其他各种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及鼓励奖28人。此外,还有好几篇学生作文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3.
(一)“仿词”鲁迅是语言大师,写文章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琢磨,十分严肃认真。他说过:“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答北斗杂志社问》)汉语语法,用词造句,有一定规律,一个词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遵守  相似文献   
4.
在“四人帮”及其御用工具控制舆论大权的时候,我总感到在鲁迅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实用主义倾向,这种流毒影响很深。有些同志在“批儒评法”的影响下,把“三味书屋”中的“老秀才”也拉出来开刀“示众”。今天我们应实事求是地恢复“老秀才”的本来面目。但是,有的同志马上提出要向这位“老秀才”学习,说鲁迅有这样一位老师“荣幸得很”、“光荣得很”。事情是否如此?我比较仔细地阅读了原文,我以为鲁迅对这位“宿儒”决不是热情赞颂,作为“尊师”来描写,相反是对他进行恰如其分的讽刺批判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作为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但是,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长期以来,看法不统一,分歧很大,而意见最多的还是集中在鲁迅对三味书屋中的那个“老秀才”、“宿儒”的评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鲁迅是热情赞扬“老秀才” 的,因为“这位塾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态度是诚恳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塾师“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腐儒.……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的”我的看法是:“鲁迅对这位“宿儒”决不是热情赞颂,作为“尊师”来描写,相反是对他进行恰如其分的讽刺批判的”.  相似文献   
6.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茅盾回到故乡浙江桐乡乌镇,看到故乡在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后的破败景象,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他写下了《故乡杂记》。其中对镇上的当铺的情形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学中的最大问题是作文教学,许多学生怕写作文,从小学写起,写到初中,写到高中,甚至写到大学,作文竟然没有过关。问学生,他们大都说“作文没啥东西可写,,问语文教师,他们又都说“作文教学吃力不讨好,化时多,见效慢,。而且层层埋怨:初中语文教师埋怨小学里基础没有打好,高中语文教师则埋怨初中语文教师不负责任,..…笔者对中小学作文教学问题,作了较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对初中生、高中生、师专生、脱产进修生的作文情况作过多次调查,最近又在两所小学的六年级两个班作了作文教学试验。我以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即自身的写作水平如何。国外不少国家,都非常强调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记得古人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是写文章不要写得“一望千里”,一览无余,而应当写得波澜起伏,回旋曲折,象群山起伏,连绵不断,有峻峭挺拔的主峰,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说到柔石的性格特点具有台州式的硬气和“迂”。对于“迂”,有的同志这样解释:“‘迂’本来是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拘泥固执,这里是贬词褒用,形容柔石单纯、认真。”我认为,这里的“迂”,不仅仅“形容柔石单纯、认真”,同时也诚恳地善意地指出了“迂”的弱点:即拘泥、不切实际,对残酷复杂的阶级斗争现实缺乏深刻的了解。具体表现在:第一,当“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骗  相似文献   
10.
项脊轩,是明朝学者归有光的狭小的书室,所谓“项脊轩”即象头项背脊那样狭小的有窗子的小室.作者年轻时曾在这里读书、休息.在这小小书斋里,曾听过老奶妈讲述母亲的往事,在这里受过祖母的关怀,与爱妻在这里度过甜蜜的时光.这座“百年老屋”,与作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对它充满着悲喜之情.十九岁时作者就写了《项脊轩志》的正文,大约过了廿年,即三十九岁时又补写了最后两节文字.全文描绘细腻精妙,娓娓动人,自然流畅,文从字顺,是一篇难得的优秀散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有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