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阐述词汇空缺的含义以及形成条件和原因,一方面探讨流行词中存在的词汇空缺现象;另一方面重点分析语义空缺(词汇空缺之一)如何从流行词中体现,以及语义的扩充作为流行词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满足了人们表达与交流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构式具有语言的特殊性,汉语中存在很多自己独特的构式。试对汉语中大量存在的"V+着+V+着"构式作出解读,从"V+着+V+着"构式准入条件、构式义和构式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结合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例子进行较为详细地探究。分析得到"V+着+V+着"构式不仅有着较高的能产性,且其具有三项独立的构式义,在实际应用中也有自己独到的语用提示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评价资源中副词的评价作用为切入点,收集中日官方媒体中有关钓鱼岛的报道,并自建两个小语料库,加工转化为熟语料后,对其副词的使用进行检索、频数统计与分析.由于副词具有情感外显化的特点,因此通过分类对比有助于以小窥大,探究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经过数据对比论证,发现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中借助副词有效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态度,而日本官方媒体对于争议岛屿的处理语焉不详,态度模棱两可,在岛屿问题与其他双方关系之间举棋不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