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不少“想一想”.“想一想”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本文试作浅析.一、促使知识的迁移.如在讲述万以上的数的加法计算方法时,先引导学生想一想:“万以内的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由于万以上的数的加法计算方法与万以内的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因此,旧知识一经被回忆起来,便自然向新知识迁移.  相似文献   
2.
贵刊在1996年第5期中,有“几何初步知识概念辨析”一文,对几何初步知识中的易混概念加以辨析,很有参考价值。唯有一例的辨析,值得商榷,即第12例“扇形是圆的一部分”,该文作者辨析为:“圆是一条封闭曲线,而扇形是面,所以应改说成‘扇形是圆面的一部分。’”对此辨析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本中,常用省略号表示省略部分,而省略部分的含义是什么呢?它随着前面数据排列规律的不同而不同。 1.重复排列。如循环小数的一种写法:“0.3(?)515……”这里省略号表示“15”这两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2.递增排列。例如:“下午1点、2点、……就是13点、4点、……”这里被省略部分的数量按后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