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现阶段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综合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体框架的语篇分析理论引入到《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并试图建立一种基于语篇分析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以期为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多媒体网络辅助英语教学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结合《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使用的经验教训,试图探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综合英语》人机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的建立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真爱的诠释     
爱情,是一个美丽而又永恒的话题。可爱情对我来说又是那样的遥远而模糊。直到我读了这样两首诗——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才觉得那些听说过的风花雪月的故事和浪漫神奇的爱情,都如同一个个阳光下的泡泡,若用它们来诠释爱情,那将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呀!  相似文献   
4.
卡明斯视觉诗在词汇、结构、语义、语音、社会符号等五个层面上的语篇衔接特征说明,视觉诗特殊的建行形式,在看似断裂的形式下,隐藏着丰富的篇内衔接和篇外衔接.这种表面上的断裂并没有影响语篇意义的连贯,相反,它起到了语篇衔接的作用,促成了语篇的连贯,反映了诗体及作者的风格,并不影响诗歌意义及结构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5.
真爱的诠释     
爱情,是一个美丽而又永恒的话题。可爱情对我来说又是那样的遥远而模糊。直到我读了这样两首诗——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才觉得那些听说过的风花雪月的故事和浪漫神奇的爱情,都如同一个个阳光下的泡泡,若用它们来诠释爱情,那将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呀!《致橡树》这首诗极力展示作者自己如何看待爱情、对待爱情、对待爱人,最后想象自己和爱人同甘共苦,以此赞美和歌颂伟大坚贞的爱情。整首诗是在诠释一种爱情,也是在指引人们追求这种爱情。这种爱,不受金钱、名利地位的诱惑,也不是仅仅为了无休止地向爱人奉献一切而存在。…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要了解学校体育不单纯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了解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阶段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综合英语"从传统向多媒体网络模式转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解决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精读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学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让数学活动课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占据了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但是这种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理论的意义,而开展数学活动课能够弥补这些缺陷。教师将活动课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较新的话语分析方法,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信息时代的话语分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从语言和印刷板式入手,对George Herbert的英语视觉诗The Altar中的言语模态和视觉模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其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整合进行动态研究,从而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全面、准确,并为更多的具有多模态性的文学语篇的解读和欣赏探寻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主义先锋派画家与诗人,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以其独特的建行形式和诗歌创作技巧闻名于世.他的很多诗歌大量使用了独特的句法结构,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是其实现诗歌语篇连贯的基础,使诗歌语篇在语义和语用-认知两个层次上具有连贯性.这种语篇连贯不仅是语义层面通过概念隐喻的隐喻表达式和语篇主题实现的语篇衔接的产物,更是动态认知语境中参与者交际的产物.卡明斯诗歌表面的断裂并不会影响语篇的连贯.这对拓展特殊诗歌语篇的认知研究、语篇认知研究相关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