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汉代司马迁的古文名篇<报任安书>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有些词语不好理解,解释分歧或错误.结合古代汉语和其他文献资料,考察辨析和厘正文中5条词语,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对于先秦汉语“如何”结构中的“如”字词性和词义,以及“如何”结构的来源及演变的相关问题,语法学者有着诸多的解释,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存在着不足。先秦时期,“如何”中的“如”字应为动词,解作“处置”、“对付”义。而“如何”这一结构则最初来源于“如……何”这一固定格式。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斯”有动词、代词、连词、语气词和词尾等多种词性及词义和语法功能。“名+斯”、“谓+斯”、“彼+谓+斯”结构的“斯”相当于指示代词“者”,“数+斯+名”结构的“斯”相当于指示代词“其”,“螽斯羽”等“斯”功能同连词“之”。因文字假借和语法演变,“斯”字被借作指示代词,指示代词进一步向连词、语气词和词尾发展。《诗经》中不同词性的“斯”分别和先秦汉语虚词“之”、“其”、“者”、“然”等异词同义。  相似文献   
4.
《荀子·王霸》篇有一句话;“既能当一人,则身有何劳而为?”句末“而为”两字,各家解释不一。杨倞注,以“而为”为语助;近人裴学海在《古书虚字集释》中解为“乎哉”(反诘兼感叹语气词);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新版)认为“而为”应是“而劳”之  相似文献   
5.
"何所"结构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凝固形式之一,历来为诸多语法学者所研究和探讨,但是仍存在着众多分歧.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古汉语诸多典籍,认为在古汉语中,"何所"结构并不仅仅是一种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  相似文献   
6.
“为”字被动句是古汉语常用的被动句之一,格式众多,“为……所…”式是其代表句式。本文以《史记》作为我们考察的对象,探求“为……所…”式在该时期的结构特点,以及“为”、“所”的词性,并对该式的演变与发展情况做了粗略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将古中无反问语气标志的反问句当作陈述句进行标点的情况时有所见,给正确理解意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古典献中的一些实例,说明充分注意无标志反问语气对正确标点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语法学者对古汉语主谓间的“而”字有多种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不足。从历史发展看,这种“而”原是个复指代词,在上古汉语右行结构和复指淡化的作用下,逐渐变成单纯的不承载任何意义的连词。由于“主+而+谓”可以使用于多种句法位置,一部分“而”分化为假设、转折、承接等连词,也有一部分仍是单纯连词,成为上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9.
刘又辛在文字训诂研究中,对汉字发展、汉字假借、同源词、异体字等方面提出了新见解,为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