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生道德量化评价不仅与新时代的教育追求与评价理念存有抵牾,在反映学生道德样貌的整体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激发学生道德发展方面也易陷入低效的泥潭。而道德评价的质性取向在理念、信度和效能方面表现出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未来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据此,应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多元主体合作的评价路径为逻辑中介、以“道德人”的培养为逻辑终点,以此推进道德评价质性取向的良好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方蕾蕾 《中国德育》2015,(15):38-43
"互联网+"时代,我国德育正面临社会结构的变化、道德关系的重构、道德社会的延伸等境遇。已有的传统与现代两种德育取向虽有所分野,但二者的问题及特征并非独立存在,且"互联网+"时代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而非颠覆,故而未来德育也应择一融合的取向,即传统+现代的第三种德育取向。  相似文献   
3.
德国基础教育学制发展在其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历史变迁中厘清德国基础教育学制的结构和发展,以当前德国基础教育学制为重点探究其特点,包括制定多项政策普及高质量学前教育,关注教育公平建立综合学校和加强理论投入助力高等职业教育,分析了重要相关政策和发展成效。当前,德国仍要面对数字化教育快速发展下的建设不足和教育事业壮大下的师资缺乏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建国至今,其基础教育学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现行美国基础教育有“五三四”“六三三”等多种学制并存,从纵向上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三个阶段,具有单轨制、多样性、灵活性和注重衔接性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使学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美国基础教育学制呈现出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性越来越强、全年学校的数量逐渐增多、企业参与创建新型学校的趋势。同时,高收费私立学校的存在导致了潜在的“分流”,私立学校学生同质化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5.
自二十世纪初成为独立联邦国家以来,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发展不断适应本国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澳大利亚教育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上下贯通,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多元合作,联邦集权与州政府分权协调管理等特征,并在早期教育、青年就业教育、重视能力衔接以及开发教育监测工具等方面加强探索,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国民素质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着务实、规范、独特的经验,为世界各国所借鉴。其师德建设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探索阶段以及完善阶段。通过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观念、制定并执行系统的师德评价标准、加强教师师德的自我约束与外在监管等形式,美国逐步建设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性、规范性、实践性的师德体系。美国师德建设的理论建构及实践运作,对我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