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某种意义上说,茅盾作品中的都市新女性形象创作填补了文学史上的空白,其笔下的时代女性沐浴着"五.四"文化运动之后开启的新思潮,以迥异于传统女性和初具现代思想萌芽的准现代女性的鲜明个性特征,尤其是获得了社会话语权而具有典型意义。回顾传统女性形象带来的审美疲劳,结合茅盾特有的都市认同感、对寡母的崇敬和其所持进步女性观、中西合璧的文学素养,不难理解为什么只有茅盾能将时代女性纳入审美视阈。立足对《蚀》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茅盾对时代女性毫不掩饰的偏爱和男性作家少有的宽容,总之,茅盾笔下的女性系列形象因其最具文化内涵、认识价值、研究深度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曹禺早期作品的共同主题展开分析,即人物对“家”——“狭之笼”的突围,四大名剧主人公的活动过程都可概括为“对狭之笼的失败而惨烈的突围”。对“狭之笼”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家”,二是“习惯”。要解读这个主题,必须从分析中国以“家天下”为主要特征的专制皇权以及相应衍生的家族文化入手,尤其应关注“家”文化的专制特征,而突围主题彰显了曹禺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广厚的人文关怀。也是作品达到一定历史深度、夺人心魄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舒婷诗歌的研究,多从思想情感层面、忧伤情调、女性主义、文化分析等角度进行研读,忽略了艺术魅力的探究.艺术魅力是诗歌最本质的存在,是诗与受众的脉动之桥.从本真、执著、创作灵感化三个方面探究舒婷诗歌艺术魅力之源,才能真正聆听到诗坛荆棘鸟酌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