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这一新的教学资源成为教育时代的新潮流,微课的研究者们积极响应"微"理念号召,开发了富有个性特色的"微课"。然而微课中教师生本理念不足、微课概念不清以及微课设计的技术难度和微课新颖度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微课的实际使用效能。如何提高微课开发质量,让学习者在语文学习中饶有兴味,学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微课开发中,语文教师可从生本出发,让生本教育意识在微课的建构中始终"潜"行,可实现微课开发之实效!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智慧的教育者深知成功的课堂教学并不取决于教学结果,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活力和思考张力,这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而这一切又相当程度地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课文语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  相似文献   
3.
关于“躬”身“曲”行,即“示弱”一说,缘起良春华老师的评论文《课堂上教师的强势:赵福楼与连中国的讨论》,后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逞强”与“示弱”行为关系的实践研究》为科研课题立项.同年撰文《课改路上,我们必须“躬”身“曲”行?——由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强弱势说起》.实践、研究一年多,语文课堂确呈现“生态、生动、欣荣”之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协调乃至“伪”作为教学之象,亟待寻根究源、谋求策略、扶正祛邪,以期强弱互融,朝向师生共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