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人类特有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它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开展创新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从而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提出:“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创设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的问题必须富有启迪性、难易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问题过易或过难,都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知识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来水平”的迁移.因此,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础,立足学生认知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笔者以对《复数的三角表示》的教学为例,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认知难点,以四元五环的教学模式展开设计,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经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力求凸显知识的本质,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